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党委:创树“三色”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图片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房山区委组织部联合“北京房山”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专题报道,旨在讲述我区基层党员在房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新经验、新成绩。
图片


本期《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栏目

我们一起来看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党委的事迹

👇

图片
图片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党委坚持推进“强化党建工作‘红色’引领、提升高质量发展‘特色’本领、提高基层服务‘本色’能力”建设,深度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不断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近年来,获批“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获得“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首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等荣誉。



强化党建工作“红色”引领“六建”体系为提升治理能力注入新活力



建机制,提升决策实效,让党建工作更有力度。一是全面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突出,机制健全、议事决策规范、科学,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严格落实“三清单一台账”,制定完善医院意识形态实施办法。三是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12345”接诉即办为抓手,查找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欠缺和漏洞。开展改善服务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

图片

建章程,做好顶层设计,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深度。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创建“六大基地”,确定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出台《章程》《制度汇编》共计954项,修订了内控制度,推行6S管理模式。

建队伍,强化基层组织作用,让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更有深度。改进“小牛拉大车”格局,调整后的“建在连上”的20个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创建“双带头人”“双培养”专项工作机制,全部党支部书记均由负责人担任。内科第一党支部获“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

图片

建清单,做好集中整治,让巡察整改工作更有高度。巡察整改4方面1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药品耗材采购使用管理专项检查整改完成问题6个,持续改进问题1个;开展医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对照“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负面清单”进行逐条逐项自查。

建平台,创建思政教育体系,让凝聚力向心力更有厚度。一是创办“云端”思政课,形成思政教育平台。持续开讲三年。实施“四讲”模式,已举办90期,线上学习11321人次,出版合订本1本。二是创刊“党旗飘扬 杏林飘香”,形成党建引领发展平台。创办三年,已出版109期,合订本5本。三是注重“头雁效应”,形成服务清单。“头雁”引领“群雁”齐飞,全院职工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写照。

图片

建品牌,提升“含金量”,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一是“红色流动医院”先锋队品牌。历经17年打造,实施乡村健康帮扶等项目,2018年被区委确定为“基层党建品牌重点培育项目”,2021年为“首批区级基层党建品牌”,获全国“创新案例奖”和卫生健康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二是“多一点”贴心服务党建品牌。2021年被纳入区级基层党建品牌培育库,共筑和谐医患关系。三是“红色堡垒”一支一品。各支部结合科室特色打造党建品牌,已推出20个培育品牌。

图片


图片



提升高质量发展“特色”本领,“四我”优势为增强发展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注入新动力




我行动,强化内涵建设,让综合诊疗、中医药发展更有高度。

突出中西医并举优势。重症医学科正式开诊、急诊科扩建完成、新核磁投入使用,服务能力、危重病救治能力持续提升;在门急诊、住院以及疑难危重病人中,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取得良好效果,获得患者认可。

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十四五”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新建立毛发等37个专病门诊,开展中药膏摩等护理服务13项。新建介入手术室,已完成介入手术38台,肺结节MDT团队、SAPHO团队疑难危重病救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肾病科、心血管病科入选北京市首批“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赶超类),心血管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获荐参评国家“十四五”中医特色重点专科。

图片

突出研究型医院优势。建立了五个研究中心,国家级科研项目、SCI论文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科教协同”“医教协同”,开展了西学中培训、海南、雄安规培生培养工作,获“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23年3月31日新院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将于2025年底建成。

突出慢病管理优势。成立了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融入慢病管理方案,目前入组患者超过2000例。

我奉献,实施健康帮扶,让对口支援工作更有广度。业务骨干51人次赴内蒙古、新疆等地执行对口支援任务,圆满完成帮扶任务,促进双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并获得国家及北京市奖励。

图片

我参与,众志成城,让打赢防汛攻坚战更有速度。“23.7”暴雨前,提前做好抗击重大汛情准备。暴雨时,院领导冒雨深入一线,实时部署,全力保障400余名患者及1000余名职工安全。暴雨后,落实灾后防疫工作,圆满完成医疗保障及灾区巡回医疗任务,受到患者及家属高度赞扬。

我宣传,构筑多层次多角度体系,让品牌传播更有热度。近年来,在《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等重要载体上刊登信息30余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站、首都中医、北京房山等媒体刊载信息270余篇。荣获2020年度最佳宣传组织奖;微信公众号坚持每日“无空缺”发布信息,粉丝6万余人,关注度持续提升。

图片



提高基层服务“本色”能力,“三育”模式为提高基层健康水平注入新合力




图片

育名医,构建“四位一体”基层服务体系,让基层服务更有深度。以北京名医工程、区域名医工程为依托,在房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24个名医工作室,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适宜技术66项,累计培训1万人次,推广乡村医生3600人次,培养“小名医”62名、“小能人”26名。实施房山区“春苗培育计划”和“春苗拔尖计划”,共收徒118人。

图片

育小屋,实施“连心共建”工程,让乡村振兴更有精度。推进“连心共建”工程,在银水村建立“健康小屋”,打造中药梯田景观,培养乡村“小能人”、传授“小妙招”,负责了解百姓健康需求、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绿色通道”,解决了实际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育人才,出台“1234”人才工程,让队伍建设更有厚度。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完善考核办法。积极引进高学历应届毕业生以及优秀人才,引进硕士46名、博士16名。

图片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党委

将进一步抢抓机遇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

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信息来源:房山区委组织部

信息来源:房山区卫生健康委

信息来源:房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小原 王晓菊
审核:武宏 武霞 马妍